汪周遇到了李梅,晓蕾和刘洋也碰上了,再加上刘洋、婉儿、王小山,可想而知接下来的故事发展会多么错综复杂,这还没算上正在半路上的黄欢,他当然是为了婉儿而来。
只要是人就避免不了人际关系,而有人为了平衡好人际关系中的利益而忘记自己首先是个人,他单纯只是人际关系上的一个执行者,比如刘城主。
好了,让我们来轻松一下,跳出故事,来看看故事外围正在发生什么。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,当我们跳出故事,再回头看时,说不定能更好的理解故事。当然,没有故事是独立的,所有故事都会有个背景,所以,我们所谓的跳出故事,也就是看看背景而已。
起初,我们就知道这个故事发生的大背景是经济危机爆发,五大强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,各有绝招,燕国的绝招就是打内战,作为背景的一个延伸,它触发了之前的故事。
现在我们来看看背景的其他延伸,齐国与其说是国家,不如说是超级集团公司。齐国推崇无为而治,但无为而治不代表什么都不做,因为什么都不做本身就是一种做为,如果非要解释的话,大概可以理解为平衡。
齐国和燕国一样,都是超级发达的商业文明。但又可以说,非常不一样。燕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资本的运转效率更高,而齐国是把资本当成了一种生态,他们要做的就是维持平衡。所以,在齐国,道德不是洪水猛兽,但也不被人奉为圭臬。道德就是道德而已,你可以遵守,也可以不遵守。
在经济危机爆发前,齐国对资本生态的平衡维持,只能说是弱干预,正因此才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,因为比如道德这个东西,如果没有强干预,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,他肯定会选择不遵守,因为遵守就意味着牺牲。
凡是要牺牲的东西,没有人会主动遵守,等资本发达到一定程度,势必导致资本生态失衡,随之而来的就是大规模的经济危机,等齐国人意识到这点时,他们已深陷泥潭,即使调整国家战略,也来不及,他们迫切需要外部力量的帮助。
这时,世界上除了五大强国,又崛起一个新兴经济联盟——环中海经济圈。这个经济联盟受经济危机冲击较小,原因前面说过,主要是因为道德操守的坚持,而经济危机导致的难民潮又给他们带来廉价劳动力,经济更有活力。
齐国的统治者们又何尝不知呢。魏国和梁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,两国效法燕国,想通过战争来摆脱经济危机,而他们把目光不约而同的瞄向了刚刚崛起的赵国。赵国既可以说是经济危机最大的受害者,也可以说是经济危机最大的受益者。
因为在赵国那片土地上遍布着燕国和齐国的跨国公司,这些公司大量猎取当地的资源,多数时候靠武力抢,所谓的贸易只是说说而已。而经济危机让这些公司中的绝大部分破产,正是借这个机会,在这片大地上才有了真正的赵国。
魏梁两国一致认为,赵国现在根基不稳,他们出兵必胜。从理论上来说,这完全没问题,但实际上根基不稳带来的是民心团结,根基太稳了,老百姓反而烦。总之,赵国那片土地上的人们对征服者的态度超级统一,而且超级强悍。
就是一个字——打!
魏国和梁国在这次军事行动中,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同盟。只是按照各自最近的行军路线,来登陆赵国,而这两条行军路线,看起来像是合围赵国。
在赵国这片土地上,绝大部分是平原,唯一的一条山脉还在梁军登陆海滩的东面,而赵国都在海滩的西面,魏军登陆的地方,一路往东,直到赵国都都是平原,一望无垠。
也就是说,赵军现在无险可守,而且腹背受敌,但敌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。赵国如果打内战,确实没有战略要冲,但赵国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上,它本身就是一个战略要冲。它是西海之上唯一的一座大陆(不算周边小岛的话),无论是从燕、魏、梁、齐,这四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出发到赵国,路途都非常遥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