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楔子(1 / 1)与秦九书首页

光秀三年冬,大将军章贞战死沙场的消息,从边境传到朝廷,太史令翁信在史本上这样记道:“含章可贞,少从皇事,有成,但无终。”

龙椅上,年仅二十六岁的年轻天子,当着满朝大臣的面,阅罢驿卒呈上来的信札,忽然就流下了眼泪。

年轻的天子自二十四岁登基之后,向来勤政克己,言行谨遵皇室礼仪规范,从未有过如此失态之事。是以,金銮殿上,面对突然泪流满面的天子,文武百官莫不惊讶、好奇那信札之上,大将军究竟写了什么。

但直至光秀四十八年秋,天子驾崩于福安殿,有近侍小心翼翼地自天子手中取下紧紧攥着的早已泛黄的纸张,人们才得以窥见信札上的内容。

那是大将军章贞写给大行皇帝的最后一封书信:《与秦九书》。

章贞大将军,她也许并不是第一个这样直呼光秀皇帝为秦九的人,但她一定是最后一个仍然这样唤光秀皇帝之人。

“吾君秦九,见信无恙。臣知,自去岁京师一别,再难执手。臣与君识于年少,亦曾言笑晏晏。然世上如人意者,不过一二。用毕生之所学,妥天下之苍生,乃君与臣共愿。故今黄沙掩枯骨,或臣唯一能报君之事。

经年一过,臣未曾有悔,愿君将来亦无忧无憾,龙体康健,百命长岁。若君暇时,或梦微臣,梨花树下,半壶花雕,足矣。臣章贞拜别。”

这一年,太史令翁信也已年逾古稀。向新帝辞病前,他连夜赶去了翰林院,修改了史册上光秀三年有关于大将军章贞的记载:“大将军,武绛候章见义之女,字小光,名取含章可贞之意,少从皇事,于黎民百姓,于江山社稷,有成,有终。”

正嘉元年春,前太史令翁信,逝于广陵校场外一棵梨花树下。彼时梨花正盛,微风清袅,士兵们循着花雕的香气,发现树下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,酣然入梦,再也没有醒过来。

而关于光秀皇帝秦九、大将军章贞以及太史令翁信这群人的故事,随着流光迭起,也已掩于岁月,止于故人。至于后来世代话本中所靡传的稗官野史,终不过是管中窥豹,时见一斑。

遥想当年,他们也都曾是最意气风发的少年郎,在草长莺飞的春日里游遍江南,任杏花梨花吹满鬓发,与高楼红袖知己殷勤招手,一起在校场挨骂受罚,一起喝尽花雕酒栽遍梨花树……

可是世上,所有的少年郎都终将要长大。

后来,他们这群人陆续离开了校场,有人登基做了天子,有人从戎做了将军,有人入朝做了史官,有人参试考了进士……他们一同经历着感受着这个国家的跌宕起伏,或患难与共,或各自投林,每个人都逐渐野蛮又疯狂的长大。

然当他们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之时,蓦然回首,他们倾尽一生,又都在怀念。他们在各自的人生里,怀念着那年的江南、那年的广陵、那年的校场、那年的花雕和那年的梨花……

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。但梁朝文德十五年的江南广陵,最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一定当属章贞他们那群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