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三十六章 函谷(1 / 2)再续秦缘首页

洛阳至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,深险如函,因此被人们称为函谷。战国时期,秦孝公赢渠梁从魏国手中夺取了崤函之地,并在此设置了函谷关。

至此,函谷关成为了秦国抵御六国最重要的防线。秦人依靠函谷关天险,多次打退六国军队的进攻,使战火燃烧在秦地以外。因此,函谷关对秦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。

除了是军事重地之外,函谷关还有着无尽的人文传说。如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、哲学家李聃曾在此著书立言,留下了五千余字的《道德经》;函谷关关令尹喜曾在此观察到“紫气东来”等。

但是这都是以前,现在函谷关却是另一番景象。

张楚政权的掌舵人陈胜亲率近四十万大军,已经对函谷关发动了十数次的攻击。虽然还没有攻下函谷关,但是函谷关的守军已经被消耗的七七八八了。

章邯站在城墙上看着函谷关外蜿蜒的张楚军队,这一会,难得的叛军没有发动进攻。尽管叛军没有制式的盔甲,没有锋锐的武器,但是他们人数太多,每一次的进攻都会带走部分秦军的生命。

离开咸阳,章邯已经率军镇守函谷关有五天时间了。这五天里,陈胜军队时不时的进攻,让他的每一条神经都处于紧绷当中。章邯双眼满是血丝,他已经三天没有合眼了。

城墙上的守军也是人人带伤,精力和体力都有了极大的消耗,但这已经是函谷关最后一批秦军了。章邯知道,如果再没有援军到来,函谷关今日就要被攻破了。

还没来得及细想,城下的叛军就再一次发动了进攻。兵车、云梯源源不断地朝城墙这边冲过来。章邯运起力气,将一块稍大些地石头从城墙上扔了下去,砸在了云梯上。一名叛军正巧被这块石头砸中脸部,瞬间血肉模糊,惨叫着从云梯上滚了下去。

附近的秦军见状,将早已准备好地沸水顺着城墙浇落,惨叫声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。接下来,秦军守军不断地利用沸水、火炬、滚木、擂石对城下的攻城部队采取反击。城下的守军也采用弓箭、弩等进行还击,不断地有秦军被羽箭和弩箭射中,城墙上的守军在不断的减员。

看着伤亡不断增加的秦军,章邯心里很不是滋味。这些都是对大秦赤胆忠心的人,却要命丧在叛军之手。

“看来今日就是我章邯为国尽忠的时候了。”章邯心道,但是手中的动作仍然没有停歇,守城装备不间断的朝着城下倾泻。

突然,章邯的耳朵一动,他听到了声音,是马蹄声,而且是从身后传来的马蹄声。函谷关身后就是直通咸阳的道路,是内史的辖区,也就是说来的人定是从内史而来。他知道,援军来了。

司马欣一马当先,拜别皇帝胡亥之后,他领着整备好的十几万内史驻军一路急行军奔赴函谷关。让他稍稍放心的就是函谷关还没丢,还在秦军手中。

司马欣下令身后的军队立即上城墙,帮助函谷关驻军守城,而他自己则是赶到了章邯面前。

“末将内史驻军统帅司马欣见过章将军。”司马欣朝着章邯行礼说道,。

章邯临行之前,胡亥已加封他为将军,着令他统领与陈胜军队的作战,所以司马欣才会过来拜见,因为他所率领的军队暂时归章邯节制。

“司马将军来的及时,再晚来半个时辰的话,恐怕就只能看到我章某人的尸体了。”章邯长出一口浊气,然后笑着说道。

内史十几万大军的到来,算是解了函谷关的燃眉之急。然而从司马欣口中得知匈奴人趁此机会南下,撼北军已然无法分身前来支援的时候,他又幽幽一叹。这几天里被陈胜的叛军攻打,他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气。本想等撼北军南下,再联合内史以及相邻各郡兵马,出函谷关将叛军一网打尽,却没想到偏偏匈奴这个时候来凑热闹,让他的计划夭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