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聊得很开心嘛?”计国平笑着说道。
“嗯嗯!”计微微用力点头,“很久没有遇到徐宁这么好玩的人啦!”
计国平眼睛微眯:“怪不得紧紧抓着人家的手不放呢!”
计微微大窘,连忙放开徐宁的手,跑开了。
徐国栋仿佛没看到似的,只是盯着徐宁的脚:“脚没事了吗?看你跑得挺快呀!”
徐宁点点头:“计叔,你这有拖鞋吗?”
“啪”地一下,一双拖鞋就落在他面前的地面上,计微微叉着腰,居高临下地看着他:“你看着我干嘛,还不快点换上,你看他们都等急了。”
这时候计国平出来拆台了,用力拍着巴掌:“不急,我们一点都不急,你们继续。你说是吧,老徐?”
“是啊是啊。”徐国栋深以为然地点点头。
徐宁仰着脖子,目光坚定:“我一定会长得比你高的,走着瞧!”他可是记得,自己前世发育晚,一直长到了二十岁,身高可是达到了一米八三。这一世既然有钱了,那营养跟上,又坚持锻炼的话,长个一米八五应该问题不大。
“我等你。”计微微下巴一扬,“走,吃饭。”
古人老话说,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。
明州位于东海之滨,紧挨着中国第一大渔场,拥有国内最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。这里的人却是无鱼不欢,宁可出无车,不可食无鱼——虾也行、螃蟹也可以。
入乡随俗,计国平可没打算招待徐家父子吃杭帮菜,而是准备了具有浓郁明州特色的菜肴——满满一桌子的海鲜。
徐宁有点疑惑:“这会儿不是禁渔期么?哪来这么多海鲜?”
紧挨着明州市的这个渔场,出产地球上最美味的带鱼,大黄鱼,小黄鱼。也正因如此,不仅江浙沪的渔船在这里汇集,甚至远到华北东北一带的渔民,同样会前来捕捞。
然而由于过度捕捞,渔场的产量大大降低,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,地方上开始实行伏季休渔。每到禁渔期,一定体量以上的渔船都被禁止出海,渔民们也利用这段时间休养生息,维护和保养自己的吃饭家伙。
每年的禁渔期,开始得悄无声息,结束的时候,却是声势浩大。因为每一年会举行盛大的开渔节。开渔节期间,省内的各大媒体都会进行大量报道。这也就是为什么徐宁一个并不住在沿海的人,会知道这些了。钱江晚报和都市快报上,总能见到关于开渔节的新闻。
难道有钱就可以不守规矩了吗?徐宁下意识地这么认为了。
计国平笑道:“真是个好问题,微微,你来回答她。”
“第一,每年伏季休渔期间,市面上也会有大量的冷冻鱼出售,我们家的冷库里就有一大堆;第二,只有东海的渔产受到伏季休渔影响,那些在外海捕鱼的船只,则不受此限制;第三,有部分海鲜是养殖的,我家在海边包了一块滩涂,大部分用来出售,小部分自己吃。懂了吗,徐宁同学?”计微微眨了眨眼睛。
“懂了,多谢计老师的耐心解答。”徐宁举起杯子,给自己倒了一杯雪碧,“我以饮料代酒,敬你一杯。”
“没诚意。”
计国平接过话茬:“徐宁海鲜吃得少,可能不清楚,同样是死鱼,刚从海里捞上来的,和冷库里冻了一阵子的,味道差多了。像现在的海鲜,其实不怎么鲜。”
徐宁尝了一口,这还不叫鲜么?明州人做海鲜,倾向于还原它的本来味道,所以一般只放一些料酒和盐,少有其他调味料。这样的话,鱼的鲜味就能够较好地保留下来了。
“有机会的话,你跟我们一起出海好了。”计微微说道。
“怎么,计叔还有渔业公司吗?”徐宁讶异。
“那倒没有,我们只是开自己的游艇去,在东海上钓钓鱼玩玩水。”
徐宁两眼放光,他不是没见过大海,前世在大鹏市读大学,工作,海边也去了不知道多少回了,却从没真正到海上去过。
“小徐不晕船吧?”计国平问道。
“这……”徐宁还真不知道自己晕不晕船,因为根本没坐过。
“晕就晕呗,像我一样吐着吐着就习惯了。”计微微不以为然,“在有大风大浪的时候,肯定不会出海的。可是尽管如此,海上始终有着几级阵风的,我们开的是小船,会晃来晃去的。站在甲板SH风一吹,你就吐了。”她双手掐住脖子,白眼一翻,作出呕吐的样子,生动形象,便于徐宁想象。
徐宁坚定地说道:“我不怕。”自己一个爷们儿,怎么能害怕晕船呢?
“下次出海,请务必带上我。”
“好,没问题。”游艇的生活条件比渔船好得多,所以除了晕船之外也没什么苦头要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