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一百二十六章璃皇的心思(2 / 2)镇武天下:开局召唤宇文成都首页

陆公公眼中闪过一抹异样的神色,应道:“喏!”

……

平蛮关城墙上。

杨鲁和李兴望着安宁军大营的方向。

此时安宁军大营中正忙的热火朝天,将士们和刚调集来的工匠们正在制造投石车和云梯。

“若是他们制造了足够的投石车,是否能威胁到我们?”李兴问道。

他不是将领,他只是一個武者,对于战争了解不多。

杨鲁摇摇头,“投石车最大的作用不是击杀士卒,而是击垮城墙。”

“若是其他的城池或许有用,但是对平蛮关来说却没有任何用处。”

“为什么?”李兴不解。

杨鲁解释道:“平蛮关的城墙都是由山石砌筑的,并且与两侧山体连为一体,想要用投石车将其击垮根本不可能。”

李兴双眸一亮,“也就是说他们在做无用功。”

杨鲁嘴角微翘,笑道:“新安郡王毕竟不是身经百战的宿将,不了解投石车的作用也是正常。”

对于平蛮关的防守能力,他非常有信心。

别说秦威麾下只有三万大军,就算是十万大军,他不会有任何担忧。

他担忧的只是先天武者,毕竟先天武者有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的力量。

不过如今平蛮关内已有两位先天武者坐镇,他唯一的担忧也就没有了。

“侯爷有没有新命令?”杨鲁突然问道。

既然决定跟着毛江一条路走到黑,他自然不想碌碌无为,所以在黎中仙抵达的平蛮关第二天,他便让李兴派人去向毛江禀报。

一是想借此机会表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,二是想要彻底放下心中的顾虑。

他需要毛江的肯定和重视。

李兴从怀中拿出一封信件递给他,笑道:“这是侯爷的亲笔信。”

杨鲁打开信件看完之后,眼中多了几分满意之色。

正如他所想,毛江对他很重视,不但提拔为云北将军,还给了他调动云州北部镇守军的权利。

所谓的云北将军只是毛江私设的官职,以云州东南西北四方设立将军府。

宋晨为云东将军驻守月海府城,刘波为云南将军驻守南阳城,卢季为云西将军领军前往云州西部,与远州叛军共同防守。

而杨鲁这个云北将军负责镇守平蛮关,防止蜀州镇守军南下。

毛江很清楚,蜀州之内的叛乱用不了多久就会平复,所以他必须要掌控平蛮关,阻止蜀州镇守军南下才行。

从战略角度上来说,平蛮关对云州的重要性无需多说,而掌控平蛮关的杨鲁也因此变得至关重要。

所以为了拉拢杨鲁,他将云北将军这个位置给了杨鲁。

其实一开始他是想让唐明成担任云北将军的,可是谁知道唐明成这么不给力,出师未捷身先死。

而对于杨鲁来说,这样的结果让他更加坚定的跟着毛江。

虽然他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,但是毛江的重视依然让他感到心满意足。

“回信给侯爷,就说末将定能守住平蛮关。”杨鲁非常自信的笑道。

李兴也笑起来。

他很满意这样的结果。

或许应该说他最希望杨鲁能够死心塌地的跟着毛江。

“大人,有侯爷的看重,再加上大人麾下的数万兵马,未来新朝必将有大人的一席之地。”李兴轻捋着胡须,眯着眼笑道。

新朝!

取代大璃的新皇朝!

杨鲁神色微动,这一点他不敢想,因为他很清楚大璃的强大。

不过这不妨碍他幻想一下。

或许他也能成为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,或许他也可以成为国公。

大璃很强,但是毛江背后的势力似乎也不弱。

……

安宁军营中。

秦威坐在营帐中,看着手中的文册。

李儒没在身边,军中的一切事务都要秦威亲自处理才行。

倒不是他信不过其他人,只是其他人处理这些事务很难符合他的心意。

大军出征,牵扯到很多事情,从士卒的衣食住行开始,到兵甲器械,还有民夫工匠的吃喝拉撒,就连拉屎尿尿,秦威都要管。

数万人汇聚在一起,每天只是粑粑就有十几吨,若是不能及时处理掉,那军营用不了两天就会臭气熏天。

臭也就罢了,还可能引起瘟疫和霍乱等等。

所以在军营中很多事情都要格外的小心才行。

就在秦威处理军务的时候,刘青来到营帐中。

“拜见殿下!”

“嗯!”

秦威头也不抬的看着手中的文册,他在计算军中的粮草还能支撑多久。

刘青见他忙碌,没有打扰,只是安静的站在一边。

片刻之后,秦威计算完了之后,才抬起头来,有些头痛的揉了揉眉心。

粮草的重要性无需多说,为了避免安宁军出现粮草短缺的情况,他每隔两天就要核算一遍。

“小顺子,粮草什么时候能运来?”

小顺子坐在旁边的案桌前,说道:“殿下,估计后天能运到。”

秦威微微颔首,目前军中的粮草还能坚持六七天,后天能运到的话那就没有问题。

“有事?”这时他才向刘青问道。

刘青连忙回道:“殿下,两百座投石车已经制造完成了。”

“云梯呢?”秦威精神一震。

“已经制造了八十架。”刘青道。

“灯油呢?”

“卑职让人收集了三千罐,几乎将周围的府县全部收集了一遍,短时间内怕是无法收集更多。”

灯油在大璃也是稀缺物品,普通百姓都舍不得用,刘青收集了数府之地也仅仅收集了三千罐,大概有五千斤左右。

“差不多够了!”

“这两天再准备一下,我们选个良辰吉日攻城!”

秦威双眸一亮,站起身来,笑道。

“喏!”刘青应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