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锵的这封奏疏虽说白话较多,但意思简洁明了。
知道君子耻于谈钱,所以唐锵在奏疏上就没有提钱的事,只谈民事、军事。
老朱满意的点了点头道:“练卿,唐锵这段时间有长进啊,之前他的奏疏张嘴“利益”,闭嘴“钱财”,嘴里那股铜臭味能把人熏死,现在这小子学乖了,从大义下手,让咱们君臣也是无话可说了。”
“这都是皇上您调教的好。”练子宁凑趣的回道。
老朱把目光转向朱允炆道:“允炆啊,你怎么看?”
朱允炆心里早就打好了腹稿,处变不惊的回道:“皇爷爷,浙江、福建一带确实多山,百姓疾苦也是事实,但现在开海,孙儿认为时机还未到。”
“哦,此话何意?”老朱好奇的问道。
朱允炆又拿起了一封奏疏回道:“皇爷爷,这是甘州卫总兵的奏疏,他在奏疏上提到甘州卫地处偏远,所以商人都不愿运送粮草过去,而且路上还有许多马贼骚扰粮队,运粮殊为不易,所以他提议将甘州卫无主之地卖与商贾,招募百姓耕种,以存兵粮。”
老朱笑道:“不错的提议啊,甘州卫确实太远了,要是朕做生意,也不愿意去那里换盐,但这又与开海有什么关系呢?”
“回禀皇爷爷,咱们大明朝百废待兴,现在缺的不是土地,缺的是人啊,虽说您这些年一直鼓励生育,但毕竟时日较短,效果还不显着,这么多无主之地等着去开发呢?怎么能允许人口外流呢?所以孙儿认为现在时机并不合适。”朱允炆侃侃而谈道。
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,看着神采奕奕的长孙,老朱老怀欣慰道:“不错,有长进,日后不仅要多读圣贤书,还要多往六部跑跑,那里才是我大明的精华所在。”
“孙儿遵旨。”朱允炆拱手回道。
“刚才太孙所言甚合朕意,诸位爱卿还有何好的建议么?”
“启禀皇上,太孙殿下所言字字珠玑,但老臣还是建议开海。”户部尚书郁新站了出来说道。
“郁卿,朕明白你的意思,一旦开海,那关税将急速增加,户部也能松快一些,但现在恢复耕种才是第一要务,你还是再忍几年吧。”老朱笑呵呵的回道。
“皇上英明。”见状郁新也只好无奈的退了回去。
老朱摆了摆手道:“虽说现在不适合开海,但大明早晚要走这一步的,所以日后“海禁”将不再成为祖宗法令,后世子孙什么时候想开就什么时候开?另外朕的嫡孙吴王也给朕上了奏疏,他说自己想当一位海上的大将军,这孩子从小懦弱,现在有此雄心壮志,朕心甚慰,所以就同意了……”
“皇上,公器岂可私用?”还不待老朱说完,方孝孺便迫不及待的站出来反对道。
老朱的脸色很黑,有的时候,老朱真恨不得砍了这个书呆子,真是太迂腐了。
见状朱允炆也很无语,他么的,自己刚刚得来的一点好印象,全毁在这家伙这张臭嘴上了。
朱元璋冷哼一声道:“吴王造船的钱全部从内府出,朕给自己孙子的钱,还用不着外人说三道四?”
“皇上圣明。”众臣没有再给方孝孺说话的机会,立刻拱手回道。
一锅好粥进了一颗老鼠屎,说的就是方孝孺,皇帝好不容易心情好点,大家也跟着舒坦些,偏偏这个书呆子出来多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