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001 张氏遗孤,节度副使(2 / 2)晚唐:归义天下首页

这失魂症定是与你坠马有关,我都说了让你这段时间谨慎一些,免得遭了索勋的毒手,你非不肯听从。

依我看来,你那匹马肯定也是索勋叫人动的手脚。”

张承奉恍然大悟,原来这位美妇是自己的姑母。

苏醒后,不见父母,却是姑母第一时间赶来探望。

看这架势,自己是标准的起点主角设定:

父母双亡。

美妇言语之间,既有对张承奉不听劝告的埋怨,更是对索勋这个名字满怀怨恨。

张承奉疑惑道:

“姑母,索勋是谁?他为什么要谋害我?”

美妇听张承奉问起索勋,咬牙切齿道:

“他是一个奸贼、恶贼!

你父亲临终之际托孤于他。

他却自称节度使,将你祖父留下的基业占为己有。

为了安抚众人,才施舍给你一个节度副使。”

节度使?节度副使?

这让张承奉敏锐的察觉到自己正身处唐宋之间,因为节度使一职是在唐朝开设,在元代被废。

而美妇所言他的父亲临终托孤,以及祖父留下的基业,更让张承奉进一步锁定自己生活在中晚唐,或者是五代十国。

毕竟以宋朝对武人的防备,是不存在节度使一职,父传子,子传孙,私相授受的。

张承奉赶紧求证道:

“姑母,今年是哪一年,此地又是何处?”

“如今是大唐景福三年(公元894年),这里是你自小长大的敦煌,我见你坠马受伤,便将你接来家中照看。”

美妇解释道。

张承奉对唐朝的历史了解不多,但通过敦煌二字,他还是很快就联想到了归义军。

在他的记忆中,归义军政权一直持续到北宋时期,最终由西夏李元昊所灭。

当然,美妇声称现在是大唐景福三年,与北宋还隔着一个五代。

张承奉想到美妇提及归义军是自己祖父留下的基业,这让他迫不及待的询问起自己的姓名。

美妇握住张承奉的手,坐在榻沿:

“真可怜,怎么能将自己的名字都给忘了。

记好了,你姓张,名承奉,是归义军的节度使,不是所谓的节度副使。”

见原主与自己同名同姓,张承奉大为惊喜,毕竟这个名字都已经被叫了十八年,真要让他改名换姓,多少也有点不适应。

张承奉脱口而出道:

“莫非张议潮就是我的祖父!”

美妇闻言,又喜又气:

“你怎能直呼先祖的名讳!

不过连自己名字都忘了,居然能够记得你祖父,这一定是父亲在天之灵的保佑。

否则你前几日坠马,哪还有性命。”

在后续与美妇的交谈中,张承奉得知,她是张议潮的第十四女,与归义军大将李明振育有四子一女,如今寡居在家。

而占据节度使之位的索勋同样也是张承奉的姑父,只不过是张议潮其他女儿的丈夫。

张议潮育有二子,以及十多位女儿。

长子名叫张淮铨,次子名叫张淮鼎。

张淮铨无后已终,张淮鼎则仅有张承奉这一个幼子存活于世。

李张氏将张承奉拥在怀中,说道:

“张氏一门几经丧乱,如今你曾祖父一脉,就只剩了你一个男丁。

你要继承你祖父的志向,重振祖业。”

张承奉点头称是。

在李张氏的讲述中,张承奉进一步了解了祖父张议潮的生平。

他生长在吐蕃的统治之下,却心怀故国,率领河西百姓,反抗吐蕃的奴役,将吐蕃势力彻底驱赶出河西,收复四千余里的汉家旧土。

按照唐朝的惯例,节度使需要派遣家人往长安为质,张议潮两个儿子当时尚且年幼,便由其兄长张议谭代为入朝。

张议谭死后,朝廷下旨,征召张议潮入朝。

若是换了别的节度使,自然是听调不听宣,或者是让自己的儿子代替他去。

但张议潮不同,那里是他生活在异族统治之下时,朝思暮想的长安。

他不仅自己去了,还将两个儿子张淮铨、张淮鼎一并带走,把归义军留给了兄长张议谭之子张淮深。

张议潮最终老死在长安,而张淮铨、张淮鼎则在黄巢攻陷长安以后,趁乱逃回了河西。

张淮铨回到敦煌后,不久病逝,而张承奉之父张淮鼎则唆使节度使张淮深的两个庶子发动政变。

最终张淮深夫妇及其六名嫡子皆被二人杀害。

可谓是父辞子笑,兄有弟攻。

事后,张淮鼎在姐夫索勋等人的拥立下,成为第三任归义军节度使。

而发动政变的二人,则因为弑父杀兄,为世人所不齿,被堂叔张淮鼎所杀。

当然,张承奉不知道的是,早在今年正月初十,大唐天子就已经下诏改元,以今年为乾宁元年。

只不过由于肃、甘、凉等三州为异族占据,道路断绝,因此李张氏还误以为如今是景福三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