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24章 一出好戏(2 / 2)穿越在年代剧里的小市民首页

结果却发现挂钟的分针和时针,现在停留在了十二点三十五分的位置上。

于是,他只能一脸无奈的转身看向趴在椅子上的周平安,问道,“安子,你家这挂钟是买来摆着装饰的吗?”

“不是啊,谁家用这大贵贵的东西当摆设啊?”周平安没有反应过来,只以为是他在开玩笑。

“你既然知道不是用来摆设的,那你平时就不能动动你的小手,给它上上弦?”

呵呵,果然,四九城人说话,都是这么委婉。不就是想问问时间吗?

想问你就直说嘛,你不说,我怎么知道?

“现在是六点二十”周平安低头看了下手表,说道。

在说时间的同时,还免费附赠给吴伟民一记白眼。

至于说挂钟还需要经常上弦这事儿,说实话,在吴伟民没说之前,他本来是没有这个概念的。

毕竟,后世大家基本上都是用手机来看时间,即便家里有挂钟也都是石英钟,也根本就不需要上弦。

“坏了,坏了,坏了”

后世人曾经总结道,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。

三遍之后,就见郑家顺一脸急色,“我昨天只跟我家老头儿说出来吃饭,没说不回去,好家伙,这直接夜不归宿了,好家伙,搞不好,老子又要被老头儿收拾了。”

郑家顺嘴里说的老头,就是他的亲爹郑军,青龙街道东北旺村的大队长兼民兵大队长。

而吴伟民则是青龙街道西北旺村民兵大队长的‘好大儿’,西北旺村村支书的‘好圣孙’。

他们三能成为好朋友,是因为周平安的爷爷和他们两的爷爷都认识,相互间打过交道。

只不过,小时候,周平安和周老爷子常年住在山上,所以直到上小学的时候,三个人才真正相互认识的。

周平安本着‘看热闹不怕事儿大’的心态,给他提了个建议,说道:“我有一招,可以保你平安。”

“说。”郑家顺蹲在地上系鞋带,头不抬眼不挣的的问道。

熟知周平安性子的他知道,周平安的主意,听听就好,千万不要当真。不然容易雪上加霜。

“回家之前,到你大爷家,把你爷爷背上。”

郑家顺的爷爷是东北旺村的前任村支书,他大爷是现任村支书。按照农村规矩,长子继承家业、赡养老人。

“滚!!”

听完周平安给出的主意,郑家顺差点气昏过去。

要说明的是,这还真不是郑家顺不知好歹。

‘请爷爷’这招,如果放在别人家里,基本都是‘杀手锏’。

但是放在郑家,那可就是妥妥的自投罗网了。毕竟,老郑家的第三代,现在可就郑家顺一个男丁啊,号称‘五百亩地里的一根独苗苗啊’。

一旦让郑爷爷还有郑大伯知道他夜不归宿,那一顿教训,是绝对跑不了的!

所以,听到这个‘包藏祸心’的主意后,郑家顺狠狠的瞪了一眼想看好戏的周平安。

特么的,要不是打不过你,我早就给你来上一招‘泰山压顶’了。

“好嘞!”

本身就是‘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’的事儿,见自己的主意没有得逞,周平安也不失望。

反正,人生那么长,有的是时间给他们出主意。

一旁的吴伟民已经手脚麻利的穿好了衣服,现在正在赶紧洗漱。

他得争分夺秒、抓紧时间赶去街道办上班了,毕竟,和已经积攒了两年工作经验的两个‘老油条’不同,他还是位刚分配到单位的‘小年轻’。

如果,他也像那两个不要脸的老油条一样,时不时的就迟到早退,那就很容易吃挂落。

为了避免三人上班迟到,周平安的自行车承受了它不该承受的待遇。

车架大梁坐着胖胖的郑家顺,后座上载着壮壮的吴伟民,而穿衣服显瘦,实在骨头里都长着肉的周平安则在努力的蹬着自行车。

在‘快点儿,再快点儿’的不断催促声中,先把吴伟民送到雨儿胡同。

然后,在充耳不闻的‘慢点儿,爷的屁股都颠儿成两瓣啦,再慢点儿’的要求声中,把郑家顺送到南下洼子胡同。

最后,先去朝阳门南小街的‘豆腐西施’那里,去吃了份能量满满的早餐,这才赶回二粮店所在的板厂胡同。

嗯,周平安以樱花国的国运为赌注,保证自己只是专门去吃豆腐脑儿的,而不是去吃,额,不,不是去看西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