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早上赶海的人们捡到的最多的东西就是海带,那玩意儿他们随便收一收都能收到。
基本上不值两个钱。
何翠花急忙笑着上前,
“同志,我们不是来交海带的。”
说着把她和孩子们的筐里的东西直接倒到了前面的大筐里。
这是专门收鱼货的筐,一看到里面活蹦乱跳的大黄鱼,这鱼还没死透呢。
在筐里蹦的还挺欢实。
工作人员吓了一跳,探头一看,
“哎呦,大黄鱼。这会儿怎么可能有大黄鱼呢?”
又看了看母子五个,
“你们这鱼是从哪儿来的?”
何翠花指了指海滩。
“我们是赶海捡来的。”
工作人员纳闷儿了,这没听说过海滩上捡鱼货还能捡来大黄鱼。
“真是奇了怪了,你们这运气倒是好。”
“好了,同志,你们是哪个村儿的?第几组的?叫啥?
我把这大黄鱼称一称给你们记分儿,你们也知道咱们这儿行情就是一条一斤半的大黄鱼值两个工分。”
最后工作人员计算了一下,他们一共是21条大黄鱼。
每一条都二斤以上,算下来的话差不多给他们记了50个工分儿。
大黄鱼这东西哪怕是到海里去打,他们村儿里的渔民也打不回来,他们这个地方比较偏僻,大黄鱼不可能在这里打到。
所以今天只能是运气好。
何翠花的名下记了50个工分儿,激动的合不拢嘴。
要知道哪怕就是村儿里的那些渔民出海去打鱼,综合回来的话,一天一个人也就能挣到20~30个工分儿。
毕竟女人不能上船,基本上上船的都是男丁。
如果一家一个男人上船出去打鱼货的话,养活家里的妻儿,其实按人头算下来,每个人头上也就是十几个工分。
要是家里孩子再生的多一点儿,这工分会更少。
就像现在这50个工分儿按人头算的话,他们家也就是一人十个工分儿。
只能算是差强人意,勉强够今天的粮食。
可是这已经足够让何翠花乐的合不拢嘴,毕竟自己去赶海的时候可没有任何心理准备能挣到这么多,能挣三五个工分儿已经算是运气。
记好了功夫儿,签了字,摁了手印儿,何翠花带着孩子们往回走。
虽然没拿到任何东西,可是心里高兴啊,50个工分,再加上背篓里的那一堆螃蟹,还有海蛎子啥的也算是有收获,起码能给孩子们进行改善生活。
一家五口高高兴兴的回了家。
中午何翠花果然把螃蟹收拾出来,也把海蛎子收拾出来。
做了一锅儿的麻辣螃蟹和海蛎子。
一直有点儿蔫头耷脑的何翠花显然是来了精神,今天脸上的笑容不断。
这件事显然没激起啥水花,毕竟大黄鱼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,偶尔碰到十几条也不算啥事儿。
再说了,码头上回来的渔船,打回来的鱼货,立刻冲淡了收购站工作人员八卦的心思,所以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。
到了第二天早上,这回和翠花和几个孩子们起的更早。
昨天去晚了他们还能捡到大黄鱼,虽然说不可能天天有这个运气,但是好歹得碰一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