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2章 感遇十二首·其二:张九龄的孤鸿幽叹与高洁志节》(1 / 2)细析唐诗三百首首页

原文:

幽人归独卧,滞虑洗孤清。

持此谢高鸟,因之传远情。

日夕怀空意,人谁感至精?

飞沉理自隔,何所慰吾诚?

赏析:

一、原文释义:

诗的起始,“幽人归独卧,滞虑洗孤清”,一位幽居独处之人独自归来躺卧,仿佛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尽数隔绝于门外。那沉积已久的忧虑在这孤独与清静之中渐渐被洗净,只留下内心的澄澈与安宁。“持此谢高鸟,因之传远情”,诗人怀揣着这份如清水洗尘般的心境,诚挚地向高空中自由翱翔的飞鸟致谢,渴望借由它们那灵动的羽翼,将自己那悠远深沉、如丝如缕的情思传递到远方。“日夕怀空意,人谁感至精”,从晨辉初洒到夕阳西沉,时光流转间,他的心中始终怀抱着高远而空灵、纯净而炽热的志向与情怀。然而,在这茫茫尘世之中,又有谁能够真正地体悟到他这份至真至纯、如晶如玉的精诚呢?末尾的“飞沉理自隔,何所慰吾诚”,飞鸟在浩渺天空中振翅高飞,鱼儿在幽深水底沉潜游弋,自然的法则让它们相隔于不同的世界,难以相交。正如自己那崇高的理想与冷酷的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,又有什么能够慰藉他这颗炽热赤诚、坚定不移之心呢?

二、诗篇背景:

张九龄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风云变幻之期,彼时的朝堂波谲云诡,政治斗争激烈。他曾身居高位,一心为国为民,秉持着正直与忠诚,直言进谏,试图力挽狂澜。然而,却因触犯了某些权贵的利益,遭奸佞小人的谗言陷害,最终被贬谪至远离政治中心的偏远之地。在这跌宕起伏、充满坎坷的人生境遇中,他的内心被孤寂、愤懑、无奈与不甘所充斥。这首《感遇十二首·其二》便是他在被贬后的心灵独白,是他对人生无常、理想难酬的深沉感慨,也是他对自身高洁品质和坚定信念的坚守与宣示,犹如暗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,闪耀着他不屈的灵魂之光。

三、赏析分享:

1. 孤独心境的细腻刻画:开篇“幽人归独卧”,一个“独”字犹如一把锐利的剑,瞬间刺破了平静的表象,将诗人的孤独状态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。而“滞虑洗孤清”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中的宁静与超脱,诗人并非在孤独中沉沦,而是在孤独中寻觅内心的净化与升华,宛如一朵在幽谷中独自绽放的幽兰,散发着与众不同的清幽芬芳。这种对孤独心境的细腻描绘,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,更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在困境中坚守自我、追求精神自由的强大力量。

2. 情感寄托的巧妙表达:“持此谢高鸟,因之传远情”这两句,诗人将自己无法言说的情思巧妙地寄托于高鸟,希望能借其穿越云霄,抵达那未知的彼岸。这种寄托既充满了无奈与迷茫,又饱含着对理解和共鸣的极度渴望。高鸟在此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自然生物,更成为了诗人与外界沟通的精神桥梁,是他在孤独深渊中奋力抛出的希望之索。透过这两句诗,我们仿佛能看到诗人那充满期待又略带忐忑的眼神,以及他那颗在寂寞中依然燃烧着希望之火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