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9章 一缕春风(2 / 2)道可道:众妙之门首页

现在,何以人人皆被激发出贪欲?一是人们发现,贪婪者积聚的财富和资源,可以让贪婪者过的比自己更好;二是人们觉得,贪婪者虽掠夺了大家的财富和资源,却没得到相应惩罚,反而站在了阶层顶端,继续肆意掠夺和奴役自己。

如此,人们内心难免失衡,就算曾经不如何羡慕贪婪者,但人人皆有一颗,不想被奴役,被掠夺之心。

怎么办呢?要么逃避,要么自己变成贪婪者,唯有两者可选。就目前而言,显然,大多数选择了后者。

所以说,“遣欲澄心”,其实是遣除人性之贪婪,保持人应有之本性,即“存性葆真”所说之存性。人之本性,当然不是只有贪婪,也有善良与美好,因此,也可以理解为,遣除人性之贪欲,保持人性之善良与美好。

那么,这不是与现实背道而驰了吗?其实,这便是修道的意义所在了。

一则遣欲澄心,让心灵跳出凡尘浊世,如闲云野鹤,超然物外、无所拘束、来去自如。

二则存性葆真,拨开欲望迷雾,洞悉万物本真,出世入世,两皆无碍。

三则显幽烛隐,探索生命奥秘,领悟宇宙大道,倘修道有成,上则形神合道,飞升昆仑;下则保身固真,长生久视。

也许还会好奇,《小清静诀》之要义,在于“遣欲澄心”,“心无其心”,而本性即欲望,善美亦是欲望,修道更是欲望,岂不矛盾?

首先,凡修道者,何为本能、本性、欲望?此三者有何区别?又有何关系?均得了然于胸,否则,便不配谈修道。

世人常将三者混淆,更无令人信服之诠解,不是混为一谈,概念模糊,便是左右互证,纠缠不清。

此种情况,皆因世人思想狭隘,深度不够,拘泥于人之本身来研究。殊不知,人亦为生物,既然探讨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,当可借鉴其他生物佐证。

以树木为例。破壳发芽,扎根大地,吸取养分,伸展枝丫,光合作用等等,全为其本能。

它无论在哪,俱将其本能发挥到极致,哪怕再贫瘠、再苦寒之地,也要生存,并播撒种子,这是因为,它有求生的本能,这求生的本能,便是其求生欲,亦即欲望。

但它生长的环境不一,有的寒冷,有的酷暑,有的向阳,有的阴蔽,为适应环境,便衍生出了习性,而这个习性,便是其本性。

然后,再反向推导一遍,如树木习性喜阴,那么,倘若被种在了阳光充足之地,它会生发尽量躲避阳光,或者改变自身习性适应环境的欲望,便又促使本能做出调整,尽量满足这两个欲望,否则,便会枯萎死亡。

通过树木的例子,我们知晓了,本能,是人维持生命的所有机能;欲望,是本能所有机能其中之一;本性,则是本能为达成欲望,由外部环境及自身条件,养成的一种习惯性禀赋。

而本性,又反向影响欲望,欲望,则又促使本能改变固有本性。可见,此三者相互影响,相互促进,并形成了一个循环,其中本能是父,欲望与本性则为兄弟。

《清静经》原经说“人神好清,而心扰之;人心好静,而欲牵之。”扰之,牵之,便说明了问题,遣欲本意,是遣除欲望干扰。

本能、欲望、本性,遣与不遣,它皆会存在,是人维持生命之根本,而修道的目的,修的便是这个根本。“遣欲澄心”,遣的是过度的欲望。

其次,人们何以赞美善与美呢?这是因为,人性中的善与美,是利他的,凡利他的欲望是被动的,只在有感之后,才会触发,是不会主动干扰心神的,不触发它,便不存在,既不存在,如何遣除?而人心纷扰的欲望,全为利己的,人心之中,利己与利他,何啻天渊之别?只有利己的欲望,才会时刻萦绕心头。

最后,修道之心当然是欲望,但这个欲望是促使你去修道,你在修炼了,不就满足了这个欲望?满足了它,自然便不会再干扰了,难道干扰你满足它?

凌云心里那道门从不打开,倒是他修炼《小清静诀》的天然优势,十分符合“心无其心”之要义。

但是,也正因为他从不向世人打开心门,除了他爹、他爷爷给予的亲情,世间一切其他情感与欲望,均无切身感受,说白了,他的认知里,不分善恶,不辨美丑,因为他从不去了解,也从不去分辨,管他什么善恶美丑,皆与他无关。

所以经中的“……渐入真道……真常得性……”虽经他爹多方解释,但无切身体会,听的总是一头雾水,茫然不解。

现在,孙老师人性中的善,化为了一缕春风,吹进凌云荒漠似的心里,凌云感受着心里回旋的暖意,忽然有了一丝明悟:“这,便是爹说的‘善与美’?”

这一缕春风,让他首次切身体会到了,亲情之外的温暖,进而一下拂去了他心里曾经的迷惘,并在他的心里,种下了一颗善的种子,且瞬间破壳发芽。

凌云意识到,自己总将心门关上,或许是不对的,欲“存性葆真”,“遣欲澄心”,便该知道,何为本性,何为欲望。

事物是相对的,老子云:“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”有长才有短,有前才有后,有假才有真。知道了本性,才知留存什么;知道了欲望,才知遣除什么,看透事物的假,才知事物的真。

他不再背对孙老师坐着,而是转身望着她的眼睛,首次真心诚意,向他爹、他爷爷之外的人,感谢道:“谢谢孙老师,谢谢您的教诲!”

此时,他心中的善种下了,迷惘化为乌有,眼神变的极其清澈,似两泓山间清潭,毫无一丝杂质,道谢时的真诚,如清泉上粼粼波光。

孙老师从未见过如此清澈纯净的双眼,骤然见之,令她大为震撼之下,甚至觉得有些妖异!

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,她心想:“如此清澈的眼睛,怎么可能有啊?这是人类的眼睛吗?”

一时间,孙老师有点恍惚失神,差点脱口而出:“凌云,你是妖孽吗?”幸好,她不是一惊一乍之人,话到嘴边,又咽了回去。

她定了定神,忍不住想仔细鉴赏一番,便似忽然看见了一件,自己从未见过,惊世骇俗,赏心悦目的艺术珍品,颇是恋恋不舍,但意识到自己是名老师,总是盯着一个学生的眼睛瞧,像个什么话?

目光闪烁,又快速的瞄了好几眼,方迟来的“嗯”了一声,回应凌云的道谢,接着抛下了一句:“下不为例!”逃也似的,匆匆向讲台走去,步履竟有些轻浮飘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