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(长篇小说)袁竹著第三十七章(1 / 2)大唐诗祖陈子昂首页

公元686年,武后垂拱二年的深秋,九月的风带着几分凉意,却也夹杂着几分收获的喜悦。在这个历史的节点上,才华横溢、心怀天下的麟台正字陈子昂,在经历了首次随军北征的洗礼后,踏上了归途,回到了繁华而又厚重的东都洛阳。

北征的日子里,陈子昂亲眼目睹了边疆的烽火连天与将士们的英勇无畏。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疾苦深深触动了他的心弦,也让他对国家的命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在战场上,他不仅用笔记录下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,更用心灵去感受那份属于英雄的悲壮与荣耀。

归途之中,陈子昂的思绪万千。他回想着北疆的寒风凛冽,战马的嘶鸣,以及那些为了国家安宁而舍生忘死的将士们。这些记忆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,在他的脑海中缓缓展开,让他既感到沉重又充满力量。

当陈子昂终于踏入东都洛阳的那一刻,他仿佛穿越回了另一个世界。这里,是繁华的帝都,是权力的中心,也是文化的瑰宝之地。街道两旁,商铺林立,人声鼎沸;宫殿之中,金碧辉煌,气势恢宏。陈子昂望着这一切,心中既有对家乡的亲切感,也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。

他深知,自己虽然只是这庞大帝国中的一粒微尘,但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为这个国家、这个民族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才华。于是,他开始更加勤奋地研读诗书,积极参与朝政,用自己的笔触去揭露社会的黑暗面,歌颂那些为国为民的英雄人物。

当年的春天,金微州都督仆固始的叛乱如同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,南下的铁蹄践踏了无辜的百姓,哀鸿遍野,生灵涂炭。面对这国家危难之际,陈子昂毅然决然地以麟台正字的身份加入了北征的西路军,担任幕僚之职,誓要为国家平定叛乱,还百姓以安宁。

他的挚友,诗友乔知之,则以代理侍御史的崇高身份,被委以西路军监军的重任。两人从繁华的洛阳出发,一路北上,穿越了险峻的陇坂,途经张掖,再折向西北,历经千辛万苦,终于抵达了边塞重镇同城。在那里,他们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,也见证了将士们的英勇与牺牲。

幸运的是,西路军在陈子昂与乔知之等人的协助下,迅速而有效地展开了军事行动。叛军很快就被击溃,首领也被斩杀于马下,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终于得到了平息。然而,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,一场不公的阴云却悄然笼罩在了两位友人的头上。

陈子昂,这位才华横溢、满腔热血的文人,本以为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,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然而,现实却残酷地告诉他,他的努力与付出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与奖赏。更令他痛心的是,年近五十、经验丰富的乔知之,也同样遭遇了不公。他不仅未能获得应有的荣誉与奖赏,反而还遭到了小人的谗言与诋毁。

面对这样的不公与黑暗,陈子昂的心中充满了愤慨与无奈。他深知,自己与乔知之都是忠于国家、忠于人民的志士,却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?于是,他提笔蘸墨,将满腔的悲愤与不平化作了这首震撼人心的诗篇。

在这首诗中,陈子昂不仅表达了对乔知之遭遇的深切同情与愤慨,也抒发了自己对世态炎凉、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慨。他痛斥那些小人得志、谗言惑众的奸佞之徒,也赞美了那些为国捐躯、英勇无畏的将士们。同时,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与不懈追求——即便前路漫漫、充满荆棘,他也要坚守初心、勇往直前,为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陈子昂《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》

汉庭荣巧宦,云阁薄边功。

可怜骢马使,白首为谁雄。

首句“汉庭荣巧宦”,诗人以“汉庭”代指当朝,借古喻今,直接揭露了朝廷内部的一个普遍现象——那些擅长逢迎、钻营取巧的官员往往能够得势,享受荣华富贵。这里的“荣”字,既是对巧宦们得意洋洋之态的描绘,也是对朝廷用人不察的讽刺。

次句“云阁薄边功”,笔锋一转,将视线投向了那些为国家边疆安宁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士们。云阁,作为古代表彰功臣的圣地,本应是对边关将士的最高赞誉之地,然而现实却是“薄边功”,即对他们的功绩视而不见,甚至轻视。这种强烈的对比,不仅凸显了朝廷赏罚不明的问题,也表达了对边疆将士深深的不公与同情。

三、四句“可怜骢马使,白首为谁雄”,是全诗情感的升华。骢马使,是古代对御史或出使官员的雅称,这里特指乔十二侍御。诗人以“可怜”二字开头,直接抒发了对乔知之遭遇的深切同情。乔知之,一位本应驰骋疆场、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,却因朝廷的偏见与不公,只能白首沉沦,空有一身才华与抱负却无处施展。这里的“白首为谁雄”,既是对乔知之个人命运的悲叹,也是对时代悲剧的深刻反思——在这样一个是非颠倒、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时代,究竟还有谁能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呢?

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,不仅展现了陈子昂对朝廷用人不当、赏罚不明的愤慨之情,也表达了他对友人乔知之功高无赏、白首沉沦的深切同情与无奈。同时,这首诗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政治、公正社会的向往与追求。

陈子昂的诗篇,如同他心灵的河流,流淌着对友人的深情、对高洁志向的追求、对国家命运的关怀,以及对旅途中的点滴温情与壮志豪情的抒发。这些诗篇,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宣泄,更是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时代见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