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102章 清明粑(1 / 2)重生1979:发家从采药开始首页

这个秋冬,要是把盖石头房子的钱拿去建吊脚木楼,同样面积的,建三座都绰绰有余。

不过,这钱花得也算值,房子的效果确实惊艳。

一向节俭、把钱看得很重的王静雅,不仅把宋阳之前交给她保管的钱全拿了出来,还拿出了去年卖任务猪所得的大半,嘴里直说这钱花得值。

石河子村的村民常常来围观建房进度,当看到宋军那气派的“四合院”成型时,再也没人说风凉话,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夸赞和羡慕。

谁不喜欢宽敞又漂亮的大房子呢?

虽说房子主体盖好了,但内部几乎是空的。厨房里连灶台都没搭,更别提其他家具了。

兄弟俩回家吃饭时,王静雅从兜里掏出一块布,揭开后,里面是一沓零钱,几乎没有大团结,大多是一块两块的,还有不少毛票和分币。

她把这包钱放在桌上,推到宋阳面前,说道:“儿子,房子建好了,趁着帮你盖房的叔伯们还在村里,找他们把灶台、火塘弄好,再做些家具,不然屋里空荡荡的……这是一百二十三块钱,你拿着。”

“这是你哥结婚后这几年攒下来,本打算给你娶媳妇用的,盖房也是大事,这么漂亮的大房子,姑娘们见了肯定喜欢,以后娶媳妇也容易些,娶媳妇的钱,咱们再慢慢攒。”

王静雅从未见过宋阳如此勤快,盖房子本就是苦差事,更何况是石头房子,各项工作几乎都很繁重。

可宋阳硬是坚持了大半年,连一向吃苦耐劳、体力比他好的宋军,都不止一次抱怨累得受不了,而宋阳却自始至终没喊过一声累。

每天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往青沟和盘龙湾跑,几乎没怎么休息过,除非下大雨实在干不了活。

在山村,大家都坚信:只要肯吃苦,就有盼头,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。村民们不得不承认,宋阳真的像换了个人。家里人除了欣慰,更多的是心疼。

正埋头吃饭的宋阳抬起头,看着王静雅,实在不好意思再收下这笔钱。

七个多月过去了,转眼已到初秋,他一分钱都没挣,连生产队的工都没上一天,一门心思扑在盖房子上。

他很清楚,王静雅拿出的是家里的全部积蓄,要是家里万一出点什么事,连应急的钱都没有。虽说盖房子时,他背石头背得后背都起了老茧,吃了不少苦,但不可否认,这大半年都是家里人在养着他。

今年只有宋建国、李嘉怡和王静雅三人上工,挣的工分怕是连一家人的基本口粮都换不够,更别说有余钱了。所以,这笔钱他坚决不能要。

“新房子里不用打火塘,弄个火炉就行,屋顶的烟囱出口都留好了……妈,这些钱你收回去,留着家里应急。需要用钱的话,我会想办法。房子已经建好了,剩下的事不用太着急,可以缓缓。”

宋阳把钱推了回去,“我休息两天,去山上看看能不能打到值钱的野物,就算去挖竹溜子也能换钱,问题总能解决。”

火炉主要是冬天取暖用,做饭的话,厨房里搭个灶台就够了,总比在客厅生火塘烧木柴,把屋子熏得乌烟瘴气强。

说完,宋阳转头看向宋建国:“爸,我还是不想上工,一天就挣那几毛钱工分,还不如去撵山来得快。”

经过大半年,宋建国已经完全适应了生产队长的角色。

他本就是干农活的行家,清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,哪些事是在磨洋工,没必要像杨华德当队长时那样瞎忙活。

他把生产队的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,既没听到闲言碎语,社员上工时间少了,工分却更值钱了,还能空出时间忙自家的事,大家都很满意。

公社领导来过几次,每次询问生产队的生产情况,宋建国都能对答如流,各项工作都落到实处,让公社领导十分满意。

“你这孩子,太不给你爸面子了。让我当队长,结果你一个工都不上,这说得过去吗?”

宋建国白了宋阳一眼,“房子建好了,该上工还是得上。你看看你,多久没去大村子走动了,还是要多和村里人相处。”

宋阳笑着说:“这不是一直没时间嘛!”

“还有,你要去撵山可以,但别总想着打熊、豹子这些危险的猎物。它们确实能卖钱,但太容易出事。要打就等冬天农闲下雪的时候,大家一起去,也好有个照应。”

宋阳第一次打熊和后来打豹子的经历都极其凶险,虽说带着宋建国他们打野猪时,宋阳表现得很有想法,但宋建国还是放心不下。

山里春夏秋三个季节,一般很少打猎。顶多下个套子抓个野兔、野鸡,或者挖挖竹溜子,弄点小动物改善下伙食。

偶尔没事的时候,就去山里采些认识的草药,拿到收购站换点小钱,一切以农事为主。

春季是多数野物交配繁衍的季节,夏季林木茂密,不适合打猎,秋季树叶枯黄飘落,走在林子里,树叶哗啦作响,容易惊跑猎物,所以打猎也比较少,而且这几个季节正是农忙的时候。

最适合打猎的还是冬季,尤其是下雪的时候。

到了冬季,一年的农活基本结束,正是农村清闲的时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