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三变心中一阵怅惘,心里想着,看这样子,房子也该在下雪之前修缮加固一下了,搞不好,一场大雪就会压塌了。
洗漱已毕,镜中的柳三变望上去只有三十岁上下,脸庞周正端庄,英俊潇洒。他内心对自己的长相、身材、学识都很佩服。
只是仕途不顺,本来是胸有成竹,不料第一次参加科考就失败了,榜上无名。更让他忧心的是二次参加贡举再次失利,让现在的他有些英雄气短。
想到刚刚在路途上过去的那个凄清的生日,他不禁生出流水无情、逝者如斯的慨叹,恨不得将年龄和像貌换个个儿,如今要是刚刚三十岁出头,哪怕长得老成点儿多好啊。
柳三变之所以生出如此怪诞的想法,就是源于天圣二年那届贡举。他这些年来始终在苦苦读书,倚仗家中藏书甚多,凡有文字的东西莫不一览而后快。他广泛涉猎经史子集、诸子百家、天文历法、诗词曲赋、医药武艺、佛道语录。加之博闻强记、过目不忘,他对自己的才学颇为自负。
当他自认为学业有成,便自信满满地决心到京城闯一闯,搏取富贵功名。不料几首词下来,瞬间轰动整个汴京城,一时名声大噪,各种酒会应接不暇,身边美女如云。反倒将功名这项大事放到脑后,认为还年轻,功名之事早晚到手,不说十拿九稳,也差不许多。
而天圣二年一经挫折,心里便有些发慌,但又安慰自己这只是偶然失利,别太当回事,没有真正引起重视。
孰料,天圣五年贡举再次折戟,他才真地慌了。始知科举考试与胸中所学是两码事,须得活学活用、融汇贯通,甚至还要借助些运气。故此他毅然决然地抛开让他眷恋不舍的汴京生活,回到福建家乡苦读。
想到这里,嘴角习惯地露出一丝嘲讽的意味,自责道:三变啊三变,你就真的没有了平素自以为傲的雄心壮志?你的自信又哪里去了?三十而立何曾立,四十不惑已不惑,年龄虽是大了些,但马上就面临新一届的贡举考试,机会就在眼前,凭自己这几年的苦读苦思,应该不会再次落榜。
到那时瓜熟蒂落、水到渠成,金榜题名,打开了仕途之门,人生的愿望、归宿也就定了,至于官场之路能通到哪个阶梯,那就无所谓了。
况且自己在填词这一文学体裁上的钻研,感觉越益的得心应手,所填之词也受到越来越狂热的追捧,退一万步说,就是一生与官场无缘,就凭填词这一件事我也能青史留名。又何必自卑自弃自责呢?想至此,柳三变方始定下心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