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76,再起波澜(1 / 2)我在三国斗恶龙首页

雁门郡,广武县。

三晋以北第一门户,雁门关。

西汉时,卫、霍多次北伐,迫使匈奴远遁,大汉成功保住了定襄,五原,云中,朔方四郡。

有了四郡作为战略缓冲,雁门郡的治所被野猪哥大大方方地设立在长城以北的阴馆县。

只有当漠北烽烟起,战事紧急到实在万不得已时,王师才会“退守”雁门关。

但到了东汉末年……

拓拔鲜卑部逐渐壮大。

渐渐接管昔日匈奴在河套的地盘。

不巧魏武帝赤壁大败,更没空理会北方游牧。

于是派人去跟拓拔鲜卑谈判,将河套地区的朔方,云中,五原,定襄,用于安置拓拔鲜卑部。

到文帝篡位时,双方签订了互不侵犯协议。

就是特么西历220年,英明神武的文帝篡完即刻部署,协议提到拓拔鲜卑部名义上对曹魏称臣,曹魏便把北地郡以北的整个河套地区划给了拓拔鲜卑,幽、并二州和拓拔鲜卑部接壤变成了代郡和雁门。

此举与后世某“儿皇帝”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于是雁门郡时隔多年,又成了战争前沿阵地。

为保雁门不失,曹魏只能将治所移回广武,此地一旦失守,河朔将乱作一团,再无天险。

不过裴秀带来的信息,颇为诡异。

按理说北方游牧只会在秋高气爽的丰收时节才会大军南下,在春天入寇的可能性很低,更何况拓拔鲜卑部和大魏签有盟约,为此还遣送了质子。

但裴秀的话又说得很清楚。

拓拔鲜卑部确实是二月开春来的。

晋地是司马家家族发祥之地,对于司马昭来说,雁门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看着裴秀一副酒还没有完全醒的模样,司马昭深吸一口气,转头道:

“安世,你要说的,也是这件事?”

司马炎犹豫许久,一咬牙一跺脚,对牢中几人分别作揖行礼后道:“并州刺史田彭祖大人上表弹劾征北将军何曾,冀州刺史孙元,幽州刺史王戎,控诉三人暗中勾连,结党营私,欲借拓拔鲜卑之刀,铲除异己。”

这句话说出口,牢中众人无不震惊。

事情的起因经过说来话长……

简而言之,就是年前司马昭倾尽全国之力伐蜀,幽州刺史王戎担心拓拔鲜卑部有异动,便往平原送礼,问计于司马昭的三号幕僚,刘寔。

当时刘寔建议王戎聚集兵马于代郡,用以监视拓拔鲜卑,防止胡骑趁机破盟南下。

这项措施刘寔报过司马昭,得到司马昭的默许。

但秋后,邓艾迫降蜀主,消息传回。

征北将军何曾对并州刺史田彭祖说入冬不需防北,要借调并州的1200铁骑和4000游骑以做他用。

田彭祖虽万般不愿,奈何官大一级压死人。

不料并州兵力才刚借走,王戎便以幽州一小队骑兵边境狩猎失踪为由,传檄拓拔鲜卑部。

檄文指责拓拔鲜卑伏击幽州军,进而派出正面部队自代郡西出,破白登,过平城,三日夜疾驰七百余百里,闪击了拓跋鲜卑部位于定襄成乐城的牙帐。

首领拓拔力微刚拿到檄文,几乎同一时间听到城外铁蹄阵阵,连忙上马西逃百余里,惊魂未定间,又得知王戎洗劫一番后撤走,顿时愤怒异常。

拓拔力微自问与魏文帝曹丕秘盟以来,还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屈辱,勉强能算屈辱的那一次还是甘露五年时,大魏皇帝曹髦造了司马昭大将军的反。

拓拔鲜卑部一向与中原王朝交好,按理说遇到这种事,他会立即做出表态。

但曹髦起兵造反的事发生得过于突然,没等拓拔力微反应过来,何曾就已经大军压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