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68章 我在办学(1 / 2)大明第一国舅首页

科举,这可是大事,因为大家都知道打江山难,守江山更难。

朱元璋不缺少猛将,可是在文官这方面属于比较短板。

尤其是经历了燕云十六州丢失、蒙元百年统治,在民心、文治方面,更是思想很难统一。

很多人提起八股文就各种抨击,可是这种在北宋时期就出现的文体,在明初也可以起到统一思想的优势。

只是后世不断的变化,使得八股文越来越束缚思想。

魏观出现了,见到马寻笑着作揖,“下官见过国舅。”

魏观的官职不低,但是在马寻面前自称‘下官’没问题。现在的官场上,除了徐达、李善长等极少数人,在马寻面前自称‘下官’都不会有人挑理。

马寻笑着客气说道,“用不着多礼,魏先生才学渊博,还曾教授太子,我实在是佩服。”

这些也是马寻刚知道的,这个魏观曾经也在大本堂教授朱标等皇子读书。

魏观就说道,“前几天见到国舅从国子学前路过,本想与国舅奏报国子学之事,可惜没能见着。”

这一下马寻就尴尬了,只能说道,“前几天奉皇命去鸡鸣山下选址,实在忙了点。下回有事,魏先生可去我府上。”

魏观就说道,“下官此前数次送了拜帖,只是国舅从未回复。”

想要见马寻一面实在太难,这不只是魏观的感受,包括其他的一些文武官员都有这类敢想。

也就是和马寻比较亲近的人家可以见到他,要不然就算是送了拜帖,基本上也都是石沉大海、毫无回复的结局。

马寻觉得这个魏观有些耿直,有些事说出来了就不好了,太不给面子了。

不过下一刻马寻说道,“大概是去我府上的人太多了,一时间也有些分不清。我回去说一声,下一回魏先生就用不着担心。”

不只是魏观表示怀疑,刘伯温都不太相信马寻。

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马寻不喜欢和文官来往,甚至很多的淮西人都不愿意接触。

所以有些话听一听就好,真要是当真了,那反倒是显得自己有些傻了。

魏观开口说道,“既然国舅领国子学,是不是该去国子学看看?”

马寻直接回答说道,“行,后天我过去一趟。魏先生,还有什么事?”

魏观继续说道,“陛下早年定下规矩,凡天下府州县各学,每年贡举一名到国子监学习。”

马寻就点了点头,正常来说国子监的生源是举监、贡监、荫监、例监。

也就是说举人、秀才,因为父辈做官而得到名额,或者是直接捐钱得到名额。

魏观就继续说道,“国舅爷,如今天下初定,只是国子学内学子人数还是不多,很多也都是才学平平。我想是不是该再从各地书院选取良才入国子学?”

马寻也严肃起来了,“陛下早年也曾令人分行天下、访求遗才吧?”

魏观点头,他就曾经去各地寻访贤才,举荐的人大部分也都进入了官场。说到底就是明朝缺读书人,缺少一些地方官。

马寻就直接说道,“这些事情实在太大,我想魏先生还是直接报与陛下或者太子殿下,我不敢擅专。”

油滑的马寻可不做出头鸟,想要经他的手直接扩大国子学的生源,那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魏观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,有些事情他不是没有对皇帝、太子提起,但是没有得到满意的回复。

本来是想要拉拢这位国舅,这样可以为说服皇帝增添一些砝码,可惜看起来效果不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