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了京城,丧仪一路向南,七八日后抵达武定府。
一路风平浪静,风风光光将燕老夫人葬入燕家祖坟,燕家正式闭门守孝。
武定府不是特别繁华的府,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,比起早年荒凉的榆林府却是好上数倍。
燕家在武定府也算数一数二的书香世家,出入武定府的百姓基本都听过燕家的名号。
燕家的过往得从前朝算起,记录在册的历史也有百年出头,本朝内燕家出了十几位进士,举人秀才更是数不胜数。
先帝在世时,燕家出了位才华横溢、惊才潋滟的男子,官途顺畅,一路坐上阁老之位。
可惜末期意外掺和进夺嫡之争,虽保住了性命却失了官位,早早告老还乡。
这位燕阁老是个有大智慧的,非但自己从纷乱中脱身,还不知用了什么法子让当今继续任用燕家人。
按理说有这样的家族支持,燕家人的官途应该不会太差才是,但燕光翼的官途最初却不是那么顺利。
他的一甲功名是自己考的,翰林院是凭本事进的,外放也是自己谋划的,凭本事一步步升官。
在他的仕途中族人出现的频率极低,究其根本是因为他这一脉只是旁支,而且他们这一支在族中极为不讨喜。
上数几代,祖上出了个不着调的,竟与造反扯上关系,差点连累整个家族,自那之后他们这支在家族中一直抬不起头来。
低调做人多年,后燕光翼父亲考中进士,举家搬居京城,一家子甚少回武定府。
只说燕光翼本人,除了小时候在武定府住了几年,后面也就科举守孝那些年来过武定府。
他们一家对武定府真不算熟悉,也就曾经在武定府备考的燕濯对武定府能稍微熟悉一些。
也幸好他们是回来守孝,大多数时间都要待在府内,而几年后便会从武定府离开,不用太在意社交问题。
来到武定府,上门拜访的人屈指可数,外人都知道他们一家要守孝,不好打扰,只有与燕家有亲的人上门走了一走。
府门一关,燕府内只剩两房的事了。
燕老夫人生命最后清醒的时候为燕光翼和燕光盛分了家,按理说燕光翼作为长子,有妻有子,分家应该分大头,七三分最合理。
但燕老夫人以燕光翼一家多年在外,燕光盛一家代他们孝顺她多年为由提出了她去后家产六四分。
燕光翼沉默地看了母亲和弟弟许久,燕老夫人固执己见,燕光盛安静如鸡,只有三人的屋子沉闷压抑。
考虑到这是母亲临终遗言,燕光翼最后还是答应了,只是心里不是那么好受,回去把这事和楚鸢一说,楚鸢又气又心疼。
她倒不是在意公中的钱财,她出身国公府,出嫁时十里红妆,什么好东西没见过,她气的是婆婆明目张胆的偏心,心疼的是自家丈夫的隐忍退让。
后面见到燕老夫人拿出来的分家清单,看到上面二房分到的四成家产都是好东西,光说那些铺子的油水就比大房分得的铺子油水多不少。
按这些东西的真正价值来看,这个分家与其说是六四分,还不如说是五五分。
他们不是还得感谢老太太好歹搞了个平分,没弄把家产全给二房。
楚鸢讽刺地想。
原本大房和二房的关系就说不上好,这分家方式一出更微妙了。
武定府的祖宅面积不比京城的燕府,只等出校后彻底分家的两房如今住在一起,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,谁都觉得不舒服。
不说燕光翼夫妻俩和二房夫妻的态度,小辈中唯有三个十岁以下的孩子看不清形势。
燕家男丁守孝期间读书未放松,多数时间都在房中读书,女孩们却清闲许多,不愿在屋里闷着,时不时出来走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