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七、东汉初西域各国人口、兵力和地缘政版图(1 / 2)定远侯班超首页

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卷七明帝中说,“班超之于西域,戏焉耳矣以三十六人横行诸国,取其君,欲杀则杀,欲禽则禽,古今未有奇智神勇而能此者。盖此诸国者,地狭而兵弱,主愚而民散,不必智且勇而制之有余也。万里之外,孱弱之夷,苟且自王,实不能逾中国一亭长。其叛也,不足以益匈奴之势其服也,不足以立中夏之威……”

王夫之论史,纵横千古,气势恢弘,影响颇大,但对汉唐与西域的论述,是借古讽明末的社会现实,放在历史长河中则明显失之偏颇,与东汉初的西域实际相去甚远。

两汉时的西域诸国,多为住国,结城邦而居,以农牧业为主,丁口繁多,绝非“地狭而兵弱,主愚而民散”。史书记载的历次大战,班超出兵的规模少达一万二千人,最高达七万,那是战场纵横数千里、气势何等磅礴、壮阔、恢宏的战争画面!

卷入这场战争的西域大国,有的人口达八万、十余万以上,比汉朝塞北、河西的边郡人口还要多。

比如元和四年公元87年,班超调发于阗等国士兵二万多人,再攻莎车。龟兹王尤里多则调发龟兹、温宿、姑墨、尉头等国兵共五万人,救援莎车。加上莎车国二万多人,共近十万多大军决战,绝非“戏焉耳矣”。

仅此战北道诸国五万大军的背后,至少有二十四五万以上的国民。这样的西域国家,绝不简单是“兵弱”的“孱弱之夷”,那些西域大国断非“中国一亭长”所能比拟的。新莽时代,汉朝最后一任都护但钦被攻殁,王莽派李崇等率大军征讨焉耆国,结果兵败而不知所终。因此,班超经略西域,更非“不必智且勇而制之有余也”!

那么,到班超进入西域的时代,西域各国的人口、兵力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?

西汉末年哀、平二帝与新莽时代,西域进入列国争霸模式,烽烟四起,前汉时的36国分裂为55国。又经过数十年列国互相攻伐吞并,到永平时代又重新组合形成三十三国。

由于光武年间汉朝无心西顾,西域各国完全归附北匈奴。到永平十五年汉军开始北征前,沙海南北两道、天山南北广大区域,这三十三个城邦国或游牧行国,慢慢形成了3个战略区域,7个大的“山头”国家集团。

班固汉书西域传主要部分成书于东汉初,资料应该部分来自班超,并在此基础上推测的前汉西域情况。而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和比范晔早五十余年的东晋袁宏后汉纪,西域史料应主要依据西晋司马彪续汉书西域传。司马彪是西晋奠基人晋宣帝司马懿族子,生活在东汉末西晋初,其西域史料应主要依据班超子班勇所著的西域风土记,反映的是东汉中期的西域情况。

综合这几份珍贵的历史资料推测,班超进西域时各大国实际情况大约如下:

沙海南道,也就是汉代丝绸之路的南线,共有四个“山头”,分别是鄯善国、于阗国、莎车国和疏勒国。鄯善国,兼并了且末、小宛、戎卢、精绝等小国,生口2万余,国兵7千人。于阗国,曾称霸西域南道,统驭或兼并拘弥国、渠勒国、皮山等国,生口8万多人,国兵23万余人,产五花马。莎车国曾称霸西域三十余年,后吞并或统驭西夜国、子合国、德若国蒲犁国、乌秅国,人口7万多,国兵近23万,盛产小麦。疏勒国,兼并了依耐国、桢中国、捐毒国、休循国等山下小国,人口近2万,国兵2千余人。

莎车国因先王贤雄霸西域时曾受到汉朝羞辱,故而恨汉而附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