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一章 走出乡村(2 / 2)江河东流去首页

“这是你母亲吧?哎呀,老人家真精神”大家七嘴八舌的问这问那。

父亲满脸堆笑的“啊、啊”地应酬着。

“大家别光着说话啊,天不早了,赶紧帮着搬吧!”大家正在说笑,突然有一个人说道。说这话的人正是后来常家的邻居赵国柱。

赵国柱与常大龙原为一个部队的战友,一起从抗美援朝战争中走出来,一起转业到地方,参加了建国以来第一个水利工程的建设,直到上世纪六十末期这项工程完工,之后又一起转战到新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来,一直在一个水电工程局共事,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和同志情。这是一个国家级的巨型水利工程,在这里聚集了全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各路大军和精英,他们来至五湖四海:有的来至其它的水利工地,有的来自部队的转业军人,有的是新招录的城市青年和大批的农民工。当时国家一声号令,十万大军迅速集结工地,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建设历程。这批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绝大多数家属都在农村或外地,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做“半边户”——即一家人一半在工地、一半在农村或外地。国家对这一批人给予了厚爱,在那个年代城市户口还属于稀有物的时候,给出了分批解决这批人家属和小孩城市户口的政策与条件。常大龙和赵国柱就是这一政策的受惠者。

赵国柱老婆和小孩的户口先于常大龙一年转来,并早已安顿好了“家”——虽然只是简易的棚户房。于是赵国柱以主人的身份请常大龙一家在自己家里吃了顿便饭。赵国柱老婆王凤珠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,育有三个小孩,老大赵建国、老二赵建家、老三是个女孩,叫赵冬梅。妻子没有什么文化,这几个孩子的名字都是赵国柱给起的,并含有寓意,老大、老二名字放一块就是建设国家,老三是冬天生的,又是一个女孩,就叫冬梅。这兄妹三人最大的八岁多,最小的只有五岁。赵国柱的妻子虽然没什么文化,但非常会持家,特别是做的一手好菜。当时条件艰苦,工地离市区又远,加上买什么都限购,买肉要肉票、买粮食要粮票、买油要油票、烧煤要煤票,做衣服要布票,总之一切生活物资都缺乏。但这都难不倒赵国柱的妻子,她在房前屋后种满了蔬菜,养了鸡和鸭,还在后院搭了个偏房,养了头小猪。这顿饭,她因地制宜,做的非常丰盛,大人们就着散装的高粱酒喝得十分尽兴。小孩子们吃的欢天喜地的。两家女人也谈的非常投机。是啊,一家人的城市户口解决了,又是乔迁之喜,哪有不高兴的呢?

酒过三巡,两个男人的脸已被酒烧得通红。

常大龙借着酒兴,端起杯子,招呼老婆于云霞一起站起来,对着赵国柱说:“兄弟,我和我老婆一起敬你一杯,多谢你安排队里的大卡车,不然我这一堆东西还不知怎么盘过来呢!”

“老常啊,不必客气,我作为机械大队长,在这方面比你浇筑大队要方便,再说又不是专门为你而去,是到省城武汉买配件,顺道而已嘛。”

“还是要感谢你啊!”常大龙说完一饮而尽。

“说起来咱哥俩也算是生死兄弟了,当年在朝鲜战场上,我们的运输连在运送军需物途中遭到美国飞机的轰炸,我的车被炸起火,跳车时被炸伤,刚好是你们连担任护卫,是你救了我把我背回去的,否则我这条命就丢在朝鲜了。从那时我们算是认识了,这一晃快二十年过去了,这份情我刻骨铭心。”赵国柱端起酒杯动情的说。

“这就不说了,战友嘛,应该的。”常大龙摆摆手说。

“这真是缘分啊!从一个部队出来,又在一个单位工作,现在又是邻居,我家来的比你早,条件稍好些,你家刚搬来,家里缺什么,有什么困难尽管跟你嫂子说。”赵国柱说完看了妻子一眼,也端起杯一饮而尽。

尽管赵国柱要常大龙叫他老婆为嫂子,其实他们的年龄相差不了多少,都是一年生的,只是月份不同而已。赵国柱在年头,常大龙在年尾。在常大龙还没把家搬来之前,就经常被赵国柱叫到家里去“改善”生活,平时常大龙在食堂见有什么好菜的时候,也特意多买一点拿到赵国柱家里一起吃,过节也给孩子们一些小礼物,因此嫂子对他的印象也非常好,有困难找嫂子那当然也是理所应当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