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三和书儿被那鼓乐吸引,循着声音向徐村方向看去,却见那串灯笼火把组成的火龙出村不久便停了下来,灯火的光点渐渐聚在了一起,好似一条火龙盘了起来。
鼓乐又热闹了一阵子就停了下来。又见点点火光在那边一阵乱动,仿佛是在排兵布阵一般,良久方定。
“他们这是在干什么?”书儿按捺不住疑惑,先开了口道:“听那鼓乐仿佛是有人嫁娶。只是为何又在村外停了下来?再者我也不曾听说村里有人家要办喜事啊?我不在的时候村里发生了什么?”
算起来,书儿离家还不到十日,她却是有了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。
秦三没有马上说话。不知为何,他忽然有了一种不好的感觉,只是一时说不清楚着预感从何而来,又是究竟为何。
“三叔,天也黑下来了。您要是还行的话,咱们下去看看?”书儿问道。
“什么叫还行。”秦三故作轻松地说道:“你三叔什么时候不行了。咱们这就进村去。”
夜色沉沉,月光似水。
山中夜凉,于炎热夏季之中,却是一天里最惬意的时刻了。于这明亮而柔和的月色之中,呜呜咽咽的洞箫之声悠然响起。萧声如泣如诉,更显这夜色如梦如幻。书儿远远的听着,竟有些痴了……
徐五婶儿正和两个孩子坐在一盏油灯下,看着他们围着桌子吃着点心。庄户人家平日里这个时辰早就熄灯上床睡了,哪里还会点灯熬油的这般奢侈。只是今日隔壁的慧娘家里为书儿送灵,从白天开始到现在,闹闹腾腾的,这功夫才算消停了下来。冬子嚷着肚子饿,睡不着。徐五婶儿被他闹腾得心烦,干脆就把珍藏的点心拿了出来,告诉孩子们,今天随便吃,都吃光了算。
要是往常孩子听了这话,怕早就欢呼雀跃起来了。今晚上,却都围着桌子坐着,只大口地吃着点心不做声,好似和点心有仇似的。
徐五婶儿在心里默默地叹息:隔壁慧娘和她家做了十几年的邻居了,如今却是死的死,走的走,家都散了。和自己亲厚的慧娘,同春暖要好的书儿都不在人世了。而与冬子亦主亦友的臻儿,也在今儿个大闹了一场之后,跑得没了踪影儿。
从前她经常羡慕慧娘又识字还漂亮,嫁了个丈夫不但年轻有为,长得更不差;两个孩子都出落得和他们两个一样,又聪明又好看。如今看来,还是自家这般丑一点,笨一点的不遭老天爷妒忌啊。所以当冬子因为给二老爷通风报信而被谨爷撵出来时,她也没怎么在意。要不是因为臻儿,她正想着把小儿子在家里多留两年呢。将来让他跟着他爹跑商路,是在二房的诚爷手底下做事,她更放心。离大房那边啊,还是越远越好。
等徐五婶儿回过神来,却见桌子上除了一张包点心的油纸,空空如也。两个孩子都在眼巴巴地看着她。她眉毛一竖,眼睛一瞪,说道:“还看着我干什么?没了?真是吃啥啥没够,都是饿死鬼……”
说到这个‘死’字,徐五婶儿不由得想到隔壁的两个孩子,顿时说不下去了。愣了半晌,突然又发作起来:“赶紧睡觉去。这大半夜的不睡觉作妖啊。快去快去。”说着连哄带赶的把两个孩子撵下了桌子。春暖小声嘀咕了一句什么,徐五婶儿道:“嘀咕什么呢?你有娘有爹有弟弟,还有什么不知足的?”
春暖看惯了她娘色厉内荏的咋呼,也不怕她,就又说道:“吃了甜点心要漱口才能睡觉,不然的话牙会烂的。”
冬子也附和道:“对啊。是慧娘婶子告诉我们的。娘你忘了?”
徐五婶儿顿时息了气焰,大大的喘了口气道:“去吧。去厨房拿青盐自己好好弄弄。春暖,完事了带着你弟弟睡去。”
冬子道:“娘,我也是当过差事的人了。别老把我当孩子了。”
徐五婶儿一怔,道:“这才几个月的功夫……可不是,都长大了。行了,去吧,各自去吧。”
看着孩子们出了屋子,给她把门带上,然后听到厨房那边一阵水响,间杂着小姊弟的说话声。最后是各自的房门关上的声音。徐五婶儿的院子一下安静了下来。
只有徐五婶儿自个还坐在那里,对着油灯上豆丁大的火苗,不知在想些什么。只见她时而皱着眉头,时而噗嗤一笑,时而叹气,时而又发呆。
也不知过去了多久,夜,愈发的深沉了。
“铛,铛,铛”
忽然后窗上响起了轻轻的敲击声。徐五婶儿唬了一跳,头皮发麻,心跳仿佛都一下子停了。以前她男人也是常年在外,她可从来没怕过。只是现在山上出了那般可怕的凶事,邻居家又成了空宅,不由得她不心虚。
“铛,铛”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:“五婶儿,是我。书儿。”
“谁?书儿?”徐五婶儿立时三魂去了六魄,结结巴巴地道:“书、书儿,你不是死、死了吗?五婶我待你可不薄,你可别来吓唬我啊!”
窗外的声音静了下来,徐五婶儿等了半晌,方舒了一口气,却听外面又道:“原来是这样。五婶儿,我没有死。你开开窗户看看我就知道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