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二十六章 还是被挖了(1 / 2)明末最强藩王首页

接下来的两、三个月,开封城大致无事,但李自成接连攻陷南阳、邓、汝十余州县,并杀害唐、徽二王的消息不胫而走后,整个开封府的气氛都变得压抑起来。

唯一还有心情载歌载舞的,估计就只有周王府了。

其实朱伦奎也不想这样,但上次一众开封粮商把粮食从江南运回来后,为了讨好他,居然献上了一批扬州瘦马。

更过分的是,这些粮商怕朱伦奎不知道瘦马的好,还把养瘦马的牙婆一并带回开封,给他现场上演了一番选秀。

选秀开始,牙婆扶瘦马出。

曰:“姑娘拜王爷。”

下拜。

曰:“姑娘往上走。”

走。

曰:“姑娘转身。”

转身向明立,面出。

曰:“姑娘借手瞧瞧。”

尽褫其袂,手出,臂出,肤亦出。

曰:“姑娘瞧瞧王爷。”

转眼偷觑,眼出。

曰:“姑娘几岁了?”

曰几岁,声出。

曰:“姑娘再走走。”

以手拉其裙,趾出……

说真的,朱伦奎特别痛恨封建士大夫的腐败生活,但为了防止这些娇滴滴的小姑娘被转手送与他人,朱伦奎还是勉为其难的收下了粮商们的这份心意。

想着养着也是养着,没事让她们跳个舞也挺好,等到这些小姑娘成年,想嫁人了,再送她们一份嫁妆也花不了几个钱。

朱伦奎现在别的不多,就是有钱,准确的说是粮食,至少粮食目前在关中、陇中,还有中原这些地方,是比真金白银还要值钱的存在。

自从开封城有了粮食后,呃,应该换一种说法,粮店的依旧大门紧闭,但有关系的人,却可以通过一些手段,暗地里在一些大粮商手中购粮。

对于这种事,朱伦奎自然是没兴趣跟那些粮商抢肉吃的,毕竟他们从江南把粮食运回来也不容易,听说还跟流贼干了几仗,还好那些粮商素来对官兵的德行一清二楚,请了不少刀客、镖师,加上走的水路,这才堪堪保住粮食。

粮商们当然不敢找朱伦奎要说法,但朱伦奎觉得他还是应该为此事负责,所以直接把锅甩在了高名衡身上,因为那些官兵都是他派来保护自己安危的。

虽然朱伦奎的眼光比黄澍长远,但也绝不会允许有钱人能买到粮,穷人家只能饿肚子的情况出现,所以周王府的粥棚已经设到了开封的各处城门。

这也造就了开封城目前的景象,城内粮店从未开过门,但达官贵人却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段买到粮食,而那些衣食无着的流民,则可以选择去粥棚填饱肚子,但有一个前提条件,不能成为闲人,去修城墙也好,挖护城河也好,只有劳动,才能获得更多的食物,所以不过短短两、三个月,整个开封城的面貌焕然一新。

而关于城内的治安问题,由于开封城要接收流民,城门洞开,为了防止贼寇混进来,朱伦奎为此煞费苦心。

不过最后还是由高名衡这位巡抚出面贴出赏格,首先,开封居民一但发现形迹可疑之人,应即刻报官,规定若这人果真是贼寇,赏钱粮多少多少,若能生擒,又赏钱粮多少多少。

至于为何不打死无论,其实最开始也有被打死的贼寇送到官府,官府起初照单全收,可越到后面越不对劲,送来的人一个个骨瘦如柴,甚至到最后只送首级来!

这不是杀良冒功是什么?

朱伦奎当时听到这个消息,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而高名衡也因此事砍了一大批人的脑袋,从此明文规定,只要活的贼寇,哪怕吊着口气都行。

但总体来说,与同时期一幅末日景象的洛阳相比,开封好上的不止一星半点。

可即便如此,依旧有人跳出来找不自在,什么庇护奸商鱼肉百姓,整日沉醉歌舞,反正总能找到弹劾的地方。

其实只要不是意图谋反,朱伦奎都懒得去辩解,但想到赶走李自成后,还要跟皇帝要护卫,名声不能太坏,所以还是上了几封奏疏鸣冤,表示这些都是诬蔑。

事实证明,在皇帝那里只要不是谋反,一切都好说,加上周王一脉名声向来不错,高名衡也上疏为他辩诬,于是那个喷朱伦奎的河南道监察御史就被赶回家吃土去了。

这还没完,记得这位老哥离开开封的那天,百姓们也不知从哪里得到他向皇帝诬陷周王的消息,纷纷抄了家伙过去送行。

虽然最后由官府出面调解,没能动手,但一人一口唾沫,足够他下辈子都没脸见人了。

当然,这还不是最要命的,一群本来负责护送他回乡的官兵,由于都是开封府本地人,全被父老乡亲叫了回去,也就是说,这位老哥几乎是被撵出了开封城!

想想如今河南遍地的流贼都觉得可怕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