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相比较,感觉差别不大,反正我也没打算自己做,就答应了下来。
他非常有创意的把七楼天台部分全部用现浇混凝土架空,阳台不再露天。还做了个英德石材质的景观假山,修了个水池养几条金鱼,池边放了一套石桌凳,朋友相聚喝喝茶、聊聊天。
他说如果不愿意做空中花园,还可以四周封起来就是完整的房间结构。
先行加盖的邻居看到他这个创意,眼红的不得了,一度想模仿他的方案重新改造天台,但是房子已经全部改建好了,不愿意再去折腾。
这一点我比较满意。
刘叔成了我这儿常客,哪怕后来他自己花了一百多万买了小别墅,也是经常性过来玩,喝喝茶,聊聊天,天文地理、八卦新闻、军事科技、中外轶事、文学典故,什么都聊。
他说我没读大学、也没当兵“可惜了”,原本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。
这天刘叔过来玩,正喝茶、吹牛的时候,爸爸打电话过来。
说了李佳的学习情况,一切还好,李佳夺过电话,要给我背乘法口诀。
聊了会天,爸爸问还记得我小时候拉土发现土球和藕这件事不,说在我们原来住的村子那块地方、准备要开发一个新的住宅小区,现在正在修路,往下挖地基修下水管道的时候,挖出来几个土球,还有几支藕。
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群众,或许听说、甚至见到过一些不可理喻的、现实中不应该发生、但是却实在发生了的事情。
比如印象中少年时代不止一次从头顶飞过的、巴掌大的小飞机,我有着深刻的记忆,有一次差点撞到了我的头部,把我吓掉了魂,我奶奶站在大门口、对着空气骂骂咧咧地骂了好半天。
网上好多人说有这种记忆。
但是实际上、上世纪八十年代、现实中应该是不可能存在这样的无人机的,当时的科技发展现状、集成化电路板、智能化远程控制系统、无人机电源、机体轻量化等等,当时还没有这一系列的先进技术。有专家提出属于“记忆偏差”这个解释,我坚信我记忆里小时候是真的看到过。
还有一件是关于“藕”的小事情。我在网上也浏览过类似的见闻,饶是国家科学院研究所出来的刘叔最终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,这里写出来,聊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吧。有兴趣的也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,虽然无法解释,但是确实存在。
就像永城市5A级邙山景区内的“高祖斩蛇碑”高祖显圣事件,不管怎么颠覆你的认知,它确确实实真实的发生了。
莲藕,一说属于木兰纲,木兰亚纲,山龙野目,别名蓉玉节、玉玲珑、玉藕、玲珑腕,藕是地下茎的肥大端。原产地印度……
看到百科上说原产地是印度,我忍不住笑了。
河南郑州“仰韶文化”遗址发现的莲子,碳14检测距今5000年;浙江余姚“河姆渡文化”遗址莲藕化石经碳14测定距今7000年;不知道5000年、7000年前、石器时代的哪位大能跑到印度去引进的。
这个说法我不信,谁爱信谁信。
另一种说法属于双子叶植物纲,毛茛目,睡莲科。别名荷、芙蕖、泽芝、芙蓉、水芝。具有清热生津、凉血、散瘀、止血功效。
感觉还是这个百科知识说法还靠谱一点。
还有小麦、青铜冶炼、绵羊养殖技术,一些学者认为小麦起源于西亚,大约3500年到4000年期间经中亚传入我国。
“欧亚草原上的青铜冶炼文化在接力传播时,连带着小麦也一同自西向东逐渐传播,东传至大兴安岭之后,由于山脉的阻隔,其传播路线出现了转折,转而向南,先经过欧亚草原东南端的红山文化区域,再沿着燕山、太行山南下传至黄河中下游地区,包括山东半岛”
赵姓专家这样论断,并且在国内占主流位置。
咱也不知道谁给他的自信,把老祖宗自古以来、至少8000年的农耕文明一概否定,全盘接受西方意识。
商代《国风·墉风》有“我行其野,凡凡其麦”。
战国《尔雅》已经对小麦进行了一些分类。
重要的物证是河南漯河地区舞阳的贾湖遗址发现距今9000年的小麦淀粉,以及8000年的碳化小麦颗粒。青海喇家遗址发现4000年前的先民制作的小麦粉面条。
这些证据他们不可能看不到啊,为什么非要加以否定呢?否定的原因是什么?
我老家是永城市城市郊区的,豫东大平原、苏鲁豫皖交界处一个不起眼小村子,说白了还是农村的。不过全国性的城市扩张,变成了城市边缘,虽然没有地可种,户口本上还是农村户口;乡镇的名称改成了街道办事处,但是对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没有任何的改变;除了某个村民把地卖完以后改行做点小生意,或者全家打工,甚至于有些人坐吃山空,很快地沦为赤贫的无产阶级。
老家属于典型的北温带平原气候,一年中间有时候下点雨,大部分时期都干燥。24节气表拿过来,哪一个节气到了、应该是什么样的气候、该干什么,都基本对得上。
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,秋处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二十四节气歌,还有多少人能记得。
我们原来所在的村子,位于隋唐大运河遗址以北400米处,村口一处坟墓是清朝末代举人黄姓一家的墓地,也算人杰地灵之文脉宝地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农村,土地改革分田到户后,没有实现机械化之前,每家每户都会喂养耕地用的牛或者马。晚上牛马拉屎撒尿是动物正常生理代谢现象,这时候需要撒一层干土以保持牛圈马棚的干燥,便于晚上卧倒在地上休息,积攒到一定程度再用架车子拉出去和沤粪堆一起做农家肥。
晴天的时候,村民们就会不失时机的尽快的拉回家一些干燥的碎土备用。
搁不住人多日久,村口的平地就会出现一些“拉土坑子”(豫东地方方言,专门留出来供大家取土用的;还有村口因为家家户户养的鸡叨、羊啃不适合种植的“鸡叨地”,各个村子都有),印象中那个“坑”有两米深了吧。
我们家也曾经养了一头牛,也经常去拉土垫牛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