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天后,余良开始对各单位和各部门推进精细化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督导。
因为余良很清楚,只有加强检查督导,才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,规范工作流程,确保工作有序进行,提高工作效率,推动作风转变,取得真正的效果。否则,工作很容易停留在表面,很难落地见效。
通过检查督导,余良发现,由于大矿长王东升高度重视,许多单位和部门都动了起来,尽管进度各不相同,但也正在取得积极效果。?
但余良也发现了不少问题,主要表现在:精细化管理被一些单位各部门当做一次“活动”或阶段性的“运动”,过于注重形式,认为“活动”或“运动”期限结束了,精细化管理也随之被忽视,既没有进行深入总结,也没有对发现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和措施;部分领导干部的观念还未转变,仍在延续老一套的粗放型、经验型的管理方法,一些人依然工作浮躁,缺乏认真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;对精细化管理的普及和培训不够,部分职工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在岗位的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是什么;缺少普遍共同认同的精细化文化,没有构建精细化管理的氛围。
余良知道,企业管理的成功离不开精细化的管理,因为精细化管理不仅是种意识、观念,更是种态度与文化。因此,在企业中实施精细化管理,必须对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,做到事事有人管、时时有人查、时时有计划、事事有总结,杜绝管理上的漏洞,消除管理上的盲点,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步步为赢。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绝不是一蹴而就的,必须有章可循、有规可守,做到层层有压力,工作有动力,事事有落实,循序渐进地推进。
在检查督导过程中,由于严格执行规章制度,余良在不知不觉中,也得罪了不少人。
“哼,拿个鸡毛当令箭,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。”一些人这样说。
“哎,作吧,等王东升一退休,有他好看的。”一些人这样说。
“这种死脑筋,不知变通的家伙,想在官场上混,难啊。”一些人这样说。
......
对于这样的流言蜚语,余良也深感无奈。嘴长在人家身上,随他们去说吧,自己能做的,就是做好自己。
这一天,有一个掘进区职工偷偷向余良反映,现在虽然明面上的违章指挥没有了,但隐形的违章指挥依然存在。一些领导干部和班组长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和撇清责任,一句“我不管你想啥法,必须把活给我干了,否则上去没工”,就迫使许多职工为了挣钱而冒险作业,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。
经过深思,余良这才慢慢懂得,当生产、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,一些领导干部和班组长由于没有牢固树立“安全第一”的思想,他们心里虽然也知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,知道万一出事故的严重后果,且知道自己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,但在生产被动时或经济效益不好时,找不到妥善处理办法,就违心地把安全让路于生产。并且为了保护自己,推卸责任,常常利用手中的权力,以经济手段为“诱饵”,让职工在“干”与“不干”中做出选择,把违章作业、冒险蛮干的“球”踢给职工。
而井下生产一线的职工,尤其是采掘一线大多是农轮工或临时工,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,虽经入井前也经过一定的安全培训,但只是粗浅了解“三违”的一般危害性,当面对“干”与“不干”、“挣钱”与“不挣钱”的选择时,往往抱着侥幸心理,明知是违章作业,却只能被迫接受。
在这种情况下,那些领导干部和班组长无疑是强势的一方,职工往往是弱势的一方,但在生产任务完不成而进行分析处罚时,板子往往会打在职工身上,让职工有苦难言。
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,必须从保护弱势的一方着手,明确职工的基本权利,严格贯彻落实,构建一个安全、公平、公正的工作环境,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,让职工敢于向违章指挥说“不”。
想到这里,一个想法在余良的脑海中逐渐形成。